fbpx

金庸 小說 ~ 從金庸武俠小說省思台灣人的特質?!

金庸 小說

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: 日本語 (日語)

【 金庸 小說 / 武俠 小說 / 書劍恩仇錄 / 金庸 作品 / 台灣人

(中文翻譯=Jet Lu)

凡是台灣男生都看的「 金庸 武俠 小說 」?!

以前曾聽過這樣聽過。只要是台灣男生都讀過金庸小說。

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。不過就拿目前40歲世代的日本人來說,年輕時也都讀過司馬遼太郎的歷史小說是一樣的吧。像是『龍馬行 』這部作品非常受到歡迎,而1990年代許多政商界人士特別喜愛『 坂上之雲 』。對老一輩而言,就會提到山岡莊八的『德川家康』(日文版全26巻)。這部作品被稱作是上班族的聖經。

如果喜歡歷史小說,有些人也許會從台灣出身的陳舜臣的作品中,進一步認識中國歷史,或是從司馬遼太郎的『 項羽對劉邦 』、吉川英治的『 三國志』、又或者是淺田次郎的『蒼穹之昴』,以及宮城谷昌光等龐大的作品集中,推廣閱讀,進入歷史小說的世界。

不管如何,「歷史小說」這種類型的書,大概只有日本獨有。雖然作者以史實為基礎撰寫內容,但是故事人物則由作者來詮釋和想像,相對之下劇情的刻劃較為自由。

相比之下,基於史實的歷史書籍在歐美比小說更受到歡迎。尤其是關於羅馬,不只有書籍,許多記錄片和連續劇也不斷在重播。當然,塩野七生的『 羅馬人的故事』,雖然在日本人氣相當高,但仍然會被歸類在歷史小說的類型裡面。

只要是小說,作者的人性觀和想像力就會反應在作品當中,與史實不符的詮釋也不少。司馬遼太郎經常專注於特定的人物,許多的故事讓英雄主義在當中熱血沸騰。相對來說,山岡莊八所撰寫的德川家康,有時雖然用很長的篇幅描寫窮極無聊的人物和組織,但我在滿30歲前讀過後,獲得很大的感動,直到今天對我在待人處世上仍然非常有幫助。我想這是因為關注社會的結構或制度,而不只是個人的英雄主義。宮城谷昌光作品的重心放在中國古代史上,但是我認為他描寫的是國家管理戰略。

國民人氣的歷史小說是要能夠形塑出日本人的精神。

如果是這樣,在台灣等華人世界中擁有超高人氣的「武俠小說」,當中具有絕對存在感的金庸作品,多少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台灣人的精神。

武俠小說始祖,金庸的處女作「 書劍恩仇錄 」

金庸(Jīn Yōng)為武俠小說代表作家,是香港的小說家。2018年以94歲高齡逝世。

他在1995年發表第一部作品『書劍恩仇錄 秘密結社 紅花會』《全4冊》。日文版已經絕版,只能買二手書。

書劍恩仇錄

金庸在第一冊的開頭「致日本的讀者們」提到,他非常欣賞吉川英治、井上靖、司馬遼太郎的小說。他接著給了相當有意思的看法。

中國的俠士基本上思維的方式,和日本的武士道是不同的。武士道思想的中心是「」。對有恩於己的君主盡忠,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。中國的任俠道(江湖道義)的中心則是「」。孟子所云「捨生取義」,道義比性命更重要。

關於「義」,進一步來說,

「義」這個字所代表的有兩種意思。其一為正義。合乎情理且正確的道理。其二則為義氣。以公眾的利益為重(包含朋友、妻子、兄弟姊妹、在生命中擦身而過的路人),為了他人而捨棄自我的義氣。

忠與義。原來如此呀,這讓我思考了很多。

本書故事一開始,以推翻清朝為目標的紅花會(秘密結社的地下組織),當中的武林高手陸續登場。正是「義」,將這群俠義之士彼此集結在一起。這群俠義之士為了同伴,可以淡然地捨棄自己的性命。

讀者若是想直接閱讀本書,我想提出幾點個人觀察到的心得。

1.堅強的女性角色在故事中很活躍,相當搶眼。

武俠小說和日本的歷史小說彼此間最大的差別,說不定就在這裡。

書中總是會有個性衝動,大喇喇又有點任性的女子。

令人驚訝的是,許多男人被這樣的女性魅力所吸引。

在日本的歷史小說裡,女性即使登場,也是以賢內助的身份在武將背後給予支持,或著有時是以忍者之類的角色活躍在故事中。雖然在某些情況下,會出現想要掌權的女性在將軍家族身後下指導棋,但是如同中國的武俠小說一般,個性活潑天真的女子接連著出場,甚至成為小說中的中心人物,如此的例子相當稀少。

實際上,的確有聽說台灣和中國的女性很堅強。任性的個性並不是不好的事情,反而是感情直率、嘴巴很壞卻重感情的女性,對男性來說更加有魅力。

2.尊敬武術

說到武術與心靈合一的日本歷史小說,絕對是吉川英治『 宮本武藏 』,在中學時候它可是我心中的聖經。(笑)

但是,比如說在『龍馬行』當中,每個人在年輕時熟練劍道,將劍術練到易如反掌足以代表道場,終究是為了鍛鍊心理技能,一旦開始參與政治活動,學會的武術很難再派上用場。透過武術培養出來的精神與呼吸法,能夠成功達成重大的談判。

相比之下,中國的武俠小說,沒有武士刀劍互砍的場面,而是個人光環,各個門派的第一高手、或是繼承師父傳授的蓋世武功,故事中時常出現脫離現實般的武鬥。體格上的差異幾乎都被忽略了,僅憑格鬪技術獲勝的橋段就讓人想起功夫電影。做為娛樂作品欣賞,這也是讓人覺得很有趣的一大特徵吧。

3.義理與人情

即使是一個架構龐大的故事,對抗邪惡權貴的正義大俠這樣的角色設定是很明確的。正如金庸所言,他創出一個擁有「義氣」的世界觀。雖然想說有男子氣概,但女性角色們也有同樣的行動力,還是稱做「義氣」較好。

這樣的話,可能更像是池波正太郎藤沢周平這些作家的「時代小説」,而不是歷史小說。時代小說裡的登場人物大都以市井小民、一般庶民、下級武士等等為主。而武俠小說則是一部將真實的歷史大幅改編,充滿義理與人情的娛樂小說。

 

因此,從金庸的武俠小說中來看,原本期待能看到台灣人的精神特質。但結論是,只憑這些讀過的內容,要能夠概述台灣人的特質,是有點困難的。

當然,年輕時深深著迷的小說所刻畫的生活方式,成為自己的理想並且銘記在心中。我想,那也對自己的生涯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。不過,每個時代總會過去。讀書的年輕人變少了,這個時代只用一台電視就能看遍全世界的電影、連續劇。只能說「一種米養百種人」。

人是多元面向的生物,我在工作上被認為具有分析能力,也很有系統性。但一旦遇到自己的事情,行動總是比周慮的思考來的快,我總是難以對付自己這樣的個性。沒有比這樣更危險的事情了。

 

台灣人的人際關係 ~關係和面子 

有一本叫做『關係(Guānxì) 如何與中國人建立關係』的書。

這本書由研究關係(Guanxi)的第一把交椅,香港大學商學院國際行銷系主任Dr.David K. Tse,專門以在香港和中國經商的商務人士為對象所撰寫,也是其學習國際交流的教科書。

華人世界的人際關係類型以及以進入特定圈子的禮物交換、、、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,似乎深厚的人際關係是行動的基礎,因此更適合雙方締結約定或切斷關係。

這也能說帶有上下關係的「忠」,倒不如「義」這樣重視身旁左右人脈的世界觀。

從日本人的立場是很難理解、感到不可思議的。但是,藉由思考華人行為的特徵,彷彿散去的大霧,能夠得到清楚的解釋。雖說知道這道理,是否真的能理解然後付諸實踐,這又是另外的問題了。(笑)

跨文化理解力――明白自己和對方真正的意圖 商務人士必備的修養

 

金庸 留下15部 作品 ,有人介紹了以下幾本給我。

有興趣的朋友請讀一次金庸,徜徉在武俠小說的世界中!

 

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: 日本語 (日語)

関連記事一覧

Comment

  1. No comments yet.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